学历、学制、授位情况: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获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程认证等认证及获奖情况:
本专业围绕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手段,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11项,省级一流课程1门,在第二届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决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本专业教师承担并完成了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秦创原基金、省部级重点及自然科学基金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开发项目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恩智浦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和“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等赛事中获奖70多项,其中国家级特等奖4项,一等奖20余项。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测量、控制与信号处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熟练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知识更新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在仪器仪表、工业通信等领域从事测量与控制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预计在毕业五年后能够运用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测量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分析、研究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积累较丰富的专业技术工作经验,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跟踪测量与控制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和新技术,将传感技术与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相关技术有机结合应用于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与集成;熟悉国家测量与控制产业政策法规以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在工程设计中能综合考虑测量与控制技术对环境、社会、文化的影响;团队精神增强,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沟通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的文化交流沟通能力。
培养要求:
通过本专业系统学习和训练,聚焦“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较高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综合素质;掌握本专业必需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全面的测控技术应用和系统设计能力,能对测控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并能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能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测控系统与仪器工程进行研究。能够对测控系统与仪器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能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测控系统与仪器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能理解和评价测控系统与仪器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能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角色。关注行业发展,了解测控技术的发展趋势,能就测控系统与仪器复杂工程问题同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测试与检测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无线传感网络、精密机械基础、光学测试技术及应用、虚拟仪器综合实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DSP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嵌入式控制系统等。
继续深造方向:
1.可报考的主要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工程、机器人工程等。
2.毕业生升学知名院校:
毕业生主要考取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等知名院校。
毕业去向:
1.和本专业相关度较高的行业知名用人单位:
毕业生主要就职于华为、中兴、小米、大疆创新、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百度、京东、腾讯等企业。
2.毕业生就业后主要从事的岗位情况:
毕业生主要面向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生产过程监测、设备维护与安全运转、产品质量检验、计量检测与检定等方面工作。